光陰的故事 --- 台灣新電影

 

35mm電影放映 + 講座

 

 

「我們一直是靠這樣的志氣,活得抬頭挺胸、理直氣壯的,不是嗎?」小野說。

不段思索著「台灣新電影」的精神?他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以及他影響了什麼?

就是一種志氣吧!身體力行、創新求變、社會關照的意念,以及對於自我認同的摸索。而這樣的意念貫穿至今,未曾改變。

 

2012年台北電影節舉辦了4場「台灣新電影 三十而立」焦點論壇,小野老師向劉維公局長提出拍攝紀錄片的想法。

2013年夏天,透過台北市文化局的支持,影片開拍。我們在時空間穿梭遊走。

2014年春末,紀錄片即將完成,感謝電影資料館的合辦,在7月台北電影節首映之前,以難得的35mm影片放映10部新電影作品,並提出5個主題進行對談。是複習也是預習----

 

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駐足,只能經歷。一切的得失、分合,都是風景。

 

 

 

放映片單+講座:

 

5/4() 世界vs.新浪潮

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來到一個新的轉折點。各處都在形成新的學派,新的潮流。在義大利法國、巴西、日本,英國都紛紛發展起了新電影,八十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是歷史的偶然?亦或必然?故事是怎麼開始的 ----

 

1:30放映光陰的故事 In Our Time (1982,楊德昌、柯一正、陶德辰、張毅)/106’

3:20對談黃建業vs.塗翔文

4:20放映兒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1983,侯孝賢、曾壯祥、萬仁)/105’

 

 

 

5/10 政治vs.殖民史

新電影一直試圖和這個島嶼的歷史背景找到更緊密連結的身份認同,呈現當時政治和社會的狀況透過影像書寫重新看到台灣人的面孔和情感,故事繼續 ---

 

1:30放映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Reunion (1986,柯一正)/103’

3:20對談郭力昕vs.柯一正

4:20放映稻草人 Straw man (1987,王童)/96’

 

 

 

5/17 女性vs.文學觀

新電影接續了七O年代文化界的鄉土文學論戰餘緒,在人文精神的貫穿之下或是改編文學作品、或是對於女性在社會變遷中地位與角色的探討,故事何以為繼?

 

1:30放映油麻菜籽 Ah Fei (1983,萬仁)/115’

3:20對談藍祖蔚vs.萬仁

4:20放映我這樣過了一生 Kuei-mei, a Woman (1985,張毅)/152’

 

 

 

5/24 都市vs.現代性

楊德昌電影被認為是「都會文化省思者」。系列作品記錄了台灣現代化歷程從195060年代質樸農業、鄉村社會轉型到工商業社會歷程中,都市尚未徹底、完全轉型卻又回不去過去的單純的那種困頓、荒謬與掙扎。故事流連---

 

1:30放映青梅竹馬 Taipei Story (1985,楊德昌)/104’

3:20對談鴻鴻vs.李幼鸚鵡鵪鶉

4:20放映恐怖分子 Terrorizers (1986,楊德昌)/109’

 

 

 

5/31 成長vs.作者論

侯孝賢以自己的一種「觀察世界的態度和眼光」,獨樹一格的美學風格,混雜了東方式內省及凝練,以及西方式的客觀及疏離;人,永遠是他的故事主體----

 

1:30放映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1986,侯孝賢)/109’

3:20對談聞天祥vs.廖慶松

4:20放映童年往事 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1985,侯孝賢)/137’

 

 

 

 

時間:2014年5月每週六(除5/4外)

地點:國家電影資料館

方式:每週放映2部,共計10部,講座5場

對象:學生、編輯、作者、藝術家、電資館/豆腐會員

內容:1.電影美學和表現形式

   2.時代社會和文本關係

   3.當下意義和年輕人的聯結

主辦國家電影資料館、中華民國電影創作協會

協辦花米電影制作、中央電影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